9月11日
广东召开2025年
表彰优秀教师(教育工作者)大会
正式表彰新一批特级教师、
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
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(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)
卢惠辉荣获“南粤优秀教师”
他于2012年从法国科学院博士毕业
胸怀国际视野,扎根暨南园潜心育人!
他是光电专业的骨干力量
努力推动专业建设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!
他坚持“教学相长、研教融合”
以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教育模式,培养新时代光电领域专业人才!
他就是2025年“南粤优秀教师”——
澳门新葡萄新京app官网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(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)光电工程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光电工程系主任、电力电子研究所所长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(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)负责人卢惠辉。
(卢惠辉近照)
国际视野,本土耕耘:从法国科学院到暨南园
卢惠辉2012年于法国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,选择回到祖国,投身澳门新葡萄新京app官网教育事业。十余年来,他从一名青年学者成长为学科骨干和专业建设者,现任光电工程系主任、电力电子研究所所长,并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(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)负责人。丰富的海外求学经历赋予他开阔的国际视野,而扎根暨南园的执着则体现了他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。这种中西融合的背景,让他能够更好地培养“既胸怀家国、又具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”。
(卢惠辉在培正中学招生宣传)
科研教学双驱动:以创新精神培育创新人才
卢惠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,在国际顶级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研究成果获国家重大专项优秀课题奖(2019)、世界光子大会发明展银奖(2025)等荣誉。他始终坚持“教学相长、研教融合”的理念,以前沿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学。
“我始终以'立德树人'为根本任务,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,关注每一位海内外学子的学业发展与人格塑造。”卢惠辉表示。他将前沿科研成果与产业动态融入课堂,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探究热情,让教学有温度、有深度,实现有价值、有启发的教育。
这种教育理念结出丰硕成果——他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,省部级项目9项;指导学生参加学术与科技竞赛,获国家级奖项9项、省部级奖项26项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6篇。个人荣获澳门新葡萄新京app官网优秀研究生导师(2021)、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优秀指导老师(2022)、全国电子信息博士生学术论坛一等奖指导老师(2022)等称号。
他承担了广州市协同育人首批重点项目,面向全市千余名中学生组织开展科普讲座、创新训练营、科技竞赛及高校-中学联合实验室体验等活动。这些举措不仅帮助青少年理解光电专业和学科,也激发其对科技兴趣和探索热情,塑造崇尚创新、尊重科学的价值观,为培育光学工程学科未来高端人才奠定重要基础。
(卢惠辉和他的学生们)
专业建设的引领者:打造具有“侨校+名校”特色的一流工科专业
作为光电专业负责人,卢惠辉积极融入“双一流”与新工科发展浪潮,推动人工智能与专业内涵的深度融合。他通过革新课程体系、搭建高水平实践与创新平台、汇聚行业资源与智慧,持续打造具有“侨校+名校”特色、融合创新精神的一流工科专业。
在卢惠辉的带领下,光电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他主持并完成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项、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级1项、省部级3项等;荣获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团队(2021)、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(2024)等多项荣誉。
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:坚守教育初心向未来
从澳门新葡萄新京app官网“本科教学校长奖”(2014)到如今的“南粤优秀教师”(2025),卢惠辉的教育之路满载殊荣,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与进取的心态。“荣誉既是对过去的肯定,更是对未来的鞭策。”卢惠辉在获奖感言中表示,“我将始终秉持‘忠信笃敬’的暨南人精神和信念,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于育人事业、教学改革与学科发展,努力在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贡献更多力量。”
目睹一届届毕业生承载母校教诲奔赴五湖四海,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,是卢惠辉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欣慰。未来,他将继续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行者,为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夯实人才根基、奉献智慧与光热。
到目前为止,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(澳门新葡萄新京6663)共有5位教师荣获“南粤优秀教师”荣誉称号:黄睿(2000年)、狄红卫(2000年)、陈振强(2012年)、朱思祁(2021年)、卢惠辉(2025年)。接下来,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效能,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交出更优异的理工答卷。
图/文:符方恒、卢惠辉
初审:曾庆慧
复审:孙玉环
终审:黄睿